产品别名 |
隔热砖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材质 |
普通混凝土 |
隔热砖是一种具有规则外形的隔热保温制品。属于轻质保温耐火材料。这类材料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密度小,容重轻,导热系数低。但强度较低,高温重烧收缩较大,隔热、保湿效果好。隔热性能优良,用于建筑物天面、内外墙面、坡顶建筑建基内外屋面的隔热保温工程。夏天能有效阻止太阳的热辐射,冬天能防止室内热量外传,改善顶层和建筑物室内的工作居住环境。
通常分为三种:普通隔热砖,使用温度在1000℃以下,主要有硅藻土砖、膨胀蛏石砖、膨胀珍珠岩砖等,多用作热工设备的隔热层。耐火隔热砖,使用温度在1000~1500℃之间,主要有轻质黏土砖、轻质硅砖、轻质高铝砖等。高温隔热砖,使用温度在1500℃以上,并可以直接用作高温窑炉的炉衬,主要有轻质刚玉砖、氧化铝空心球制品和氧化锆空心球制品等。
轻质隔热砖由于其高气孔率、低体积密度、良好的绝热性能,被普遍应用于各种工业窑炉内部耐火砖与酮体之间空间的保温隔热填充材料,用以减少窑炉的热量散失从而获得高的能量利用效率。钙长石熔点为1550℃,具有密度小、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低、在还原性气氛中可稳定存在等特点,可部分替代工作温度在1000-1300℃的粘土质、硅质及高铝质耐火材料,并实现节能减排。自然界中单-的钙长石很少,己有一些合成钙长石耐火材料的报道。
轻质隔热砖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空心球体粘结成型法,预埋填充物烧尽法,化学反应起泡法,预埋挥发性物质驱赶法和泡沫预混浇注成型法等。实际生产中用得多的是预埋填充物烧尽法,但当烧尽填充物为有机物时锻烧过程中会放出有害气体,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对于高孔隙率隔热砖,由于填充物的增加引起成本的显著增高,同时填充物分布不均导致孔隙分布不均,产品质量不能令人满意。用泡沫预混浇注成型法制备的隔热砖气孔分布较均匀,气孔率高,但其坯体抗压强度较低不利于搬运和大规模生产。
俗称“隔热”。一种通过增大传热总热阻,借以限制或减 弱某些物体之间进行传热的技术措施。为了减小高温物体(如锅炉)的对外散热损失或阻止热量从周围环境潜入低温物体(如冷藏库),在许多热工设备和热力管道的壁面上加设热绝缘层。为了削弱某些设备与外界的换热量。通常采用隔热保温措施。
对于热力管道,增加其热绝缘层的厚度会提高导热热阻,但是绝缘层厚度增加,使外侧对流换热的表面积增大,因而会减小对流换热热阻,所以加厚绝缘层并不一定能提高总热阻,减少热损失。在给定的热绝缘材料(即给定材料导热率λ)和对流换热系数α的条件下,相应于总热阻为小时的管道绝缘层外径称为临界绝缘直径,它等于2λ/α。因此在管道热绝缘设计中,管道热绝缘层的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
在管道热绝缘设计中,管道热绝缘层的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临界绝缘直径一般在20~30 mm左右,大多数热力管道的外径已超过此值,在此情况下增加热绝缘层厚度总是有用的。类似地,球壁的临界绝缘直径为4λ/α。在热绝缘的设计中,热绝缘层外表面温度和热损失的上限值在国家标准中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水泥熟料的细磨通常采用圈流粉磨工艺(即闭路操作系统)。为了防止生产中的粉尘飞扬,水泥厂均装有收尘设备。电收尘器、袋式收尘器和旋风收尘器等是水泥厂常用的收尘设备。由于在原料预均化、生料粉的均化输送和收尘等方面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尤其是窑外分解技术的出现,一种干法生产新工艺随之产生。采用这种新工艺使干法生产的熟料质量不亚于湿法生产,电耗也有所降低,已成为各国水泥工业发展的趋势。
轻质硅砖
轻质硅砖的耐火度、耐压强度、抗渣性、抗侵蚀性及导热能力等都不如硅质耐火砖,应砌筑在硅质耐火砖的背面,作隔热层用。